当前位置: 财富池  >  知识库首页  >  股票知识  >  大资管时代:危机与重构(股票书籍)

大资管时代:危机与重构(股票书籍)

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百万亿元规模的资管行业将重新洗牌。在严监管防风险的政策环境下,各家资管机构都需思考如何谋得生存与进一步的发展,各项业务也需要回归本源,重新找到切入口。 本书意在针对各家资管结构与各项资管业务的特点,分析所受监管影响及未来可能的发展与转型之路。 全书分为机构篇与业务标的篇上下两篇。机构篇主要从各家资管机构的角度出发,来看现有监管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之路,对银行理财、信托、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以及保险资管五大类分别进行了分析。 银行理财、信托与券商资管在资管新规与非标严监管格局下,受到的冲击很大。因为这三类资管均具有刚兑+资金池运作的特性,借助这两特性与居民大众、企业与机构的低风险偏好,过去发展的非常快。如今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兑,无疑对其会有相当大的冲击。保住规模将是他们未来发展的要义。

股票书籍

大资管时代:危机与重构(股票书籍)

大资管时代:危机与重构作者简介

李奇霖,现任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室特聘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外聘讲师。央视、第一财经等媒体机构特约连线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智库成员、新浪意见领袖、财新网、华尔街见闻、金融界、和讯网专栏作家。曾任民生证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组负责人,民生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团队获宏观经济新财富第四名,研究方向为货币利率、宏观经济、大类资产配置以及融资平台。 刘文奇,现任联讯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机构财富中心总经理,负责资管产品运作和投资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管理学硕士,十年以上金融从业经历,曾先后任职于中信银行(总行)、汇添富基金等机构,从业经验覆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等。长期从事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专户、投资银行相关工作,在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领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钟林楠,联讯证券研究院宏观研究员。公开发表学术与评论文章多篇。多次参与部委与地方相关部门关于债券市场、资管行业业态的研究咨询活动。目前从事利率策略、金融监管、资管行业与机构投资者行为等领域的研究。

大资管时代:危机与重构内容简介

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百万亿元规模的资管行业将重新洗牌。在严监管防风险的政策环境下,各家资管机构都需思考如何谋得生存与进一步的发展,各项业务也需要回归本源,重新找到切入口。 本书意在针对各家资管结构与各项资管业务的特点,分析所受监管影响及未来可能的发展与转型之路。 全书分为机构篇与业务标的篇上下两篇。机构篇主要从各家资管机构的角度出发,来看现有监管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之路,对银行理财、信托、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以及保险资管五大类分别进行了分析。 银行理财、信托与券商资管在资管新规与非标严监管格局下,受到的冲击很大。因为这三类资管均具有刚兑+资金池运作的特性,借助这两特性与居民大众、企业与机构的低风险偏好,过去发展的非常快。如今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兑,无疑对其会有相当大的冲击。保住规模将是他们未来发展的要义。

大资管时代:危机与重构书籍目录

前言 6
第一章 信托:回本溯源,砥砺前行 11
1.1 信托的界定 11
1.2 五次整顿 14
1.2.1 越整顿,越像银行 16
1.2.2 信托与银行的分家 19
1.2.3 现代信托制度的初步建立 21
1.3 融资类信托的十年芳华 23
1.3.1 “一法三规”下的信托盛世 24
1.3.2 金融创新浪潮下信托的“落寞” 26
1.3.3 短暂的回春 29
1.4 证券投资类信托的蜕变 30
1.4.1 阳光私募产品的载体 30
1.4.2 中证登叫停开户和伞形信托的兴起 31
1.4.3 伞形信托业务和场外配资的清理 33
1.5 四大惑 34
1.5.1 破刚兑之惑 34
1.5.2 融资类业务之惑 36
1.5.3 通道业务之惑 37
1.5.4 渠道之惑 38
1.6 整装待发 39
1.6.1 私募投行化,证券化业务掘金 40
1.6.2 财富管理,私人定制 42
1.6.3 资产管理,信托基金化 44
第二章 券商资管:反求诸己,向生而生 46
2.1 券商资管发家史 46
2.2 发展的“七年之痒” 50
2.2.1 通道业务 50
2.2.2 主动管理业务 51
2.2.3 ABS业务 54
2.3 破局之术 55
第三章 银行理财:不做垓下霸王 60
3.1 狂飙的十五年 60
3.1.1 影子银行之王的诞生 60
3.1.2 乘着建设的东风 62
3.1.3 委外的繁荣 64
3.2 动摇的根基 66
3.2.1 当银行理财不再刚兑 66
3.2.2 别了,资金池 69
3.2.3 嵌套的穿透与期限的错配 70
3.2.4 保本理财与资管子公司的讨论 72
3.3 理财新三宝 73
3.3.1 产品设计应该怎么做? 73
3.3.2 银行理财该怎么管? 76
3.3.3 代销该怎么展开? 77
3.4 银行资管子公司的定位与运营 79
3.4.1 瞄准ETF基金的道富集团 79
3.4.2 化整为零的纽约梅隆银行 84
3.4.3 国内银行资管子公司落地猜想 87
附录:银行理财业务范式的监管要求及猜想 90
第四章 保险资管:新春 94
4.1 揭开保险资管的神秘面纱 94
4.1.1 保险资管资金来源 97
4.1.2 保险资管资金的运用 98
4.2 非典型资管的资管 100
4.2.1 萌芽:保险资管公司竞相成立 102
4.2.2 暖春:险资13项新规带动的发展 103
4.3 门口的野蛮人 107
4.4 不一样意义的资管新规 113
4.5 广阔无垠的发展空间 116
第五章 公募基金:好时代与坏时代 118
5.1 公募二十年 118
5.1.1股票驱动的股票扩张 119
5.1.2 货币驱动的公募扩张 120
5.2 被低估的公募监管 123
5.2.1 无风险的风险 124
5.2.2 隔山打牛,钳住银行的双手 129
5.2.3 定增的没落 134
5.3 从产品到服务 137
第六章 私募基金:优胜劣汰,剩者为王 143
6.1 私募基金的两大门派 143
6.1.1激进的证券投资基金 145
6.1.2 丰富的股权投资基金 147
6.2 从阴影走向阳光 151
6.2.1 政府资本与理财需求 152
6.2.2 规范开拓后的阳关道 154
6.3 金融去杠杆下私募基金的监管约束 156
6.3.1 不确定性的冲击 156
6.3.2 非标约束的拖累 159
6.3.3 场外期权业务的冲击 161
6.4 眺望远方的广袤旷野 163
6.4.1 如何满足理财需求的三个特性? 163
6.4.2 提供融资之外的融智服务 165
第七章 代销:最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也是绝招 169
7.1 传统渠道之王的银行代销 169
7.1.1 代销业务模式 171
7.1.2 代销盈利模式 172
7.1.3 监管政策影响 174
7.2 虎视眈眈的挑战者 175
7.2.1 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代销市场概况 175
7.2.2 “蚂蚁”的代销业务三进阶 177
7.2.3 资管新规影响 178
7.3 守擂与攻擂 179
第八章 非标:生存还是毁灭? 183
8.1 定性非标 183
8.2 开启的非标派对 186
8.2.1 信贷类资产业务 186
8.2.2 非标票据业务 190
8.2.3 股票质押式回购 192
8.2.4 明股实债 194
8.3 派对结束了 197
8.3.1 原则性文件:资管新规 198
8.3.2 细分文件:委贷新规、银信55号文 200
8.4 生存之道 201
附录:非标回表对银行表内资本消耗的测算方法 206
第九章 委外:再续前程 208
9.1 跑步进入委外市场的银行类金融机构 209
9.2 投资诉求和监管约束下的合作模式选择 211
9.3 资产管理机构差异决定的产品类型选择 213
9.4 信仰迷失后对委外业务的再次审视 218
第十章 通道业务:沉火入水,危如累卵 223
10.1通道业务的主要模式 224
10.2各类通道业务的规模与趋势 232
10.3 通道业务的监管历史沿革 235
10.3.1 以银信合作为主要监管对象(2012年及以前) 235
10.3.2 以对泛资管业务的规范为主(2012-2016年上半年) 237
10.3.3 回归主动管理,趋向统一监管(2016年下半年-至今) 240
10.4责任之争:管理人在通道业务中究竟是何种责任 243
10.4.1 管理人的应尽义务与职责有哪些? 243
10.4.2 各类型通道业务的易发风险与职责重点 245
10.4.3 风险事件后的责任承担之辩 247
10.4.4 案例分析 248
10.4.5 政策建议 250
第十一章 资产证券化:生机与蓝海 253
11.1 初见ABS 254
11.2 资产证券化前景分析 260
11.2.1 消费金融类ABS异军突起 261
11.2.2 供应链金融ABS方兴未艾 264
11.2.3 房地产企业与ABS 265
11.3 监管新格局下ABS路在何方? 266
11.3.1 监管对银行配置ABS不利 267
11.3.2 ABS是非银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的重要着力点 269
11.3.3 ABS适合机构或者合格投资者长期配置 271
11.4 Pre-ABS“非标转标”的新途径 273
11.5 类ABS—不受资管新规的鼓励 276
第十二章 不良资产:砒霜与蜜糖 279
12.1如何处置不良? 282
12.1.1 表内核销 282
12.1.2 不良出表 284
12.1.3 不良“消除” 291
12.2非银机构如何把握不良风口? 294
第十三章 FOF:破局利器,蓄势待发 298
13.1 什么是FOF? 298
13.2 FOF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300
13.2.1 私募基金FOF 300
13.2.2 券商集合FOF 301
13.2.3 公募FOF 304
13.3 中国FOF发展不佳 305
13.3.1 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305
13.3.2 配置端产品条线不足,管理经验不足 306
13.3.3 资金端缺乏优质长线资金 309
13.4 未来中国FOF具有广阔前景 309
13.5 中国资管机构该如何布局FOF? 311
13.5.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11
13.5.2 可以借鉴,不宜照搬 317
附录:首批6只公募FOF业绩追踪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