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富池  >  知识库首页  >  股票知识  >  限售股

限售股

限售股是指由于流通的比例和期限的影响,而导致取得了流通权但没有进行流通的股票,这种股票就叫做限售股。而中国的限售股分为新股第一次上市产生的限售股以及股改而产生的限售股两部分。限售股的流通能够增加市场的抛压,但是为了把抛售的价格抬高,相关的利益方就会抬高股票的价格。

股票 限售股

限售股

限售股是什么意思

限售股是指那些短期内不能在二级市场进行流通的股票,这类股票最为明显的特点在于都具有一定时间的锁定期或者是长期持有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流通现象。这类股一般产生于过去的政策性股改、新股刚发行、定增或者是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况,具有成本低,数量大的特点。


限售股有哪些类型或限制呢?

【1】股改限售股是指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由原非流通股转变而来的有限售期的流通股,市场俗称为“大小非”。
【2】新股在上市后有大量的股本会进行限售,暂时不能出售。
【3】定向增发或实施股权激励等原因形成的限售股。
【4】即财政部、税务总局、法制办和证监会共同确定的其他限售股。

总的来说,这类个股在短时间内对市场影响不大,但是到了解禁日前后就会随着该股东的操作而影响到股票的股价,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限售股减持新规

限售股减持新规

1、改革方案实施以来,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转让;
2、原非流通股股东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规定期限届满后,通过交易所出售。出售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一年内不得超过5%,两年内不得超过10%。由于受到上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为限制性股票。

减持新规解读:
1、持有特定股份的股东,无论其持股比例如何,在任何连续90天内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
2、大宗交易减持股份在连续90个自然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
3、转让方和受让方应在6个月内因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导致大股东身份丧失的,继续遵守减持比例和信息披露要求。如果董监高辞职,他仍必须按照原任期遵守股份转让的限制性规定等。
4、解禁后12个月内,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减持不得超过其持股50%;
5、协议转让中单个受让方转让的股份比例不得低于总股本的5%;
6、在减持实施15日前公布减持方案,披露减持股份的数量、来源、原因、时间间隔、价格区间等信息;当还原时间或数量超过一半时,宣布还原进度;实施核减后公布核减结果。
7、凡符合《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的市场主体,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及控股股东、特定股份股东及董监高,均应遵守本细则的减持规定。

限售股减持税收政策

减持限售股的税务企业需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和20%的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