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富池  >  知识库首页  >  股票知识  >  政策面

政策面

政策面是指对股市可能产生影响的有关政策方面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三方面:宏观导向、经济政策、根据证券市场的发展要求而出台的一些新的政策法规。

政策面

政策面

政策面分析案例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当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金融市场可用资金增加、成本下降,债市收益率往往下行。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政策。
①法定准备金率: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便买入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③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中央银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存款货币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反之亦然。
(2)财政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对经济运行影响很大,分为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赤字)、减税等方式刺激社会总需求。一般而言,可通过看政府每年拟定的预算财政赤字和财政赤字率以探查财政支出政策,财政赤字越大、赤字率同比增长越多,说明政府计划性支出越多,经济走强的概率也就相对越大。

政策面、资金面、基本面、技术面

1、资金面:直接决定走势的是资金面,所有的市场行为都是资金推动的。资金面主要还是看成交量,像现在大盘没被看好就是因为成交量没放大。


2、基本面:分析股票应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依据,股价会受各种因素影响而频繁变动,但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值是真实、理性的,抗跌性较强,而价格可能是虚化的,也可能是人为吹高的或者庄家做出来的,因此风险比较大。通过基本面分析以求清楚价值在哪,把握股价是处于低估、合理、高估这三个阶段的哪一位置。投资者应该做到的是评估未来的基本面,而不是现在。通常是看,包括财务报表有没有出现连续亏损、股东变化、同行比较等。


3、技术面: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价格以趋势方式波动;历史会重演。K线已经并将反映一切,这个技术面就多了,通常是看MACD用的人最多。